您当前的位置:新闻动态 - 霁光讲坛第47讲—华澜教授:明清以来湖南雕塑与地方社会
霁光讲坛第47讲—华澜教授:明清以来湖南雕塑与地方社会
作者: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12-01 04:20:26

20221129日,法国远东学院教授、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近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华澜教授应邀在腾讯会议进行了题为《明清以来湖南雕塑与地方社会》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为“霁光讲坛”第47讲。讲座由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黄志繁教授主持,来自南昌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法国高等实践研究所等海内外科研院校师生30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聆听了此次讲座

图片1_副本.png

讲座伊始,华澜教授对此次讲座所阐述的“雕塑”进行了定义,将其具体限定于“神像”这一范围进行解读,并展示了大量出土与馆藏的雕塑图像与文字记载信息。华澜教授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介绍了雕塑录入数据库的电脑编目整理方法。其后,华澜教授从家祀神像入手,通过翔实的史料,分析了家祀神像的供奉人员、雕刻与供奉情况等内容,指出家祀神像大多由核心家庭成员进行供奉,借助神像以及家坛,可以对这一家庭的信仰与供奉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华澜教授详细介绍了神像中的神明类型,对全国性神明、地方神、祖先神、祖师神四类神明雕塑的形状特征供奉人员以及供奉区域等情况做了详细分析,同时引证了大量的实地调查所获得的雕塑图片及文献资料,利用图表统计等方法向各位师生直观地展示了神像的数据资料。

图片2_副本.png

结语部分,华澜教授指出,区域与地方社会的神像学术研究仍有可深掘之处,例如通过追寻信士的家庭状况,可以对地方祭祀活动以及区域历史信仰与艺术历程得到更加清晰完整的认识。他还鼓励研究者要深入田野,走进百姓家中,深入交流,参与观察,同时将档案文献资料以及地方文献彼此结合,互相参照,弥补实地调查的不足之处。

图片3_副本.png

黄志繁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他认为,此次讲座意义深刻,华澜教授常年深耕于地方社会研究,对于地方文献与档案资料的分析功底深厚,此次讲座一定能够为各位师生提供更加有益的启发与思考;雕塑作为文化象征,可以反映出区域地方社会的信仰结构与变化历程,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地方社会。华澜教授还耐心解答了线上学生的问题。讲座最后,黄志繁老师代表南昌大学感谢了华澜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

图片4_副本.png

图文:李虎威

编辑:上官仁珍



 
 
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894 传真:0791-83969894
E-mail:gjgrw@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