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新闻动态 - 驻访教授——曾奕:《春秋》的性质与中国传统政治的特点
驻访教授——曾奕:《春秋》的性质与中国传统政治的特点
作者: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12-22 09:54:04

2019年12月16日晚7:00,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2019年第3期驻访教授曾奕在南昌大学人文楼A255进行了题为“《春秋》的性质与中国传统政治的特点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张新国主持,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1_副本.jpg

该讲座从孔子与《春秋》、圣人孔子与素王孔子、一王之法与万世刑书和“行事”的不同诠释四个部分组成。讲解生动形象,结合生活实际,让同学们能轻松听懂比较深奥晦涩的内容。在第一个部分,首先,曾教授提出:《春秋》这本书更能表现孔子的思想。接下来进一步阐述:《春秋》:经与史。《传》是用来解释《经》的,而《春秋》有三本传来解释,分别为《左传》、《公羊》和《谷梁》,并对其三传进行比较。最后,用非常浅显易懂的话告诉同学们经文经和古文经的差异以及缘由。第二部分当中,曾教授提出:在《四书》当中,众人理解孔子为圣人孔子;但是在《五经》当中,孔子被认为为素孔子。(有其德无其位)接着,又阐发了孔子周游列国的意图。其实,孔子周游列国就是想要行道,但是在众多打击下,孔子晚年归鲁以及素王之志。通过素王我们得知:孔子有治理天下的一套方法但是没有机会施展抱负。第三个部分,教授从孔子治鲁的政治实践入手,告诉我们其实孔子的一些治国理政的方法也是带有法家色彩的。接着又阐释了“行事”的不同诠释为:诸国史事、孔子治鲁之事和笔削以拨乱之事。以《春秋》决狱与六经的性质来收尾。第四个部分,谈到了知识分子的议政。特别区分了西方知识分子和中国知识分子的不同之处,以及政治参与度的区别。接着引出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中国传统学说

2_副本.jpg

3_副本.jpg

        讲座结束前,曾教授耐心细致回答了在场同学所提出的问题。曾教授的讲座,让同学们受益多多,对《春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4_副本.jpg



 
 
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894 传真:0791-83969894
E-mail:gjgrw@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