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新闻动态 - 青年驻访学者--李晓龙:西樵模式:14—19世纪桑园围地区的社公、祠堂与聚落形态演化
青年驻访学者--李晓龙:西樵模式:14—19世纪桑园围地区的社公、祠堂与聚落形态演化
作者: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2-01-04 10:41:34

2021年12月27日晚19:00,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2021第一期青年驻防学者、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晓龙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人文楼A255开展了题为西樵模式:14—19世纪桑园围地区的社公、祠堂与聚落形态演化》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学系讲师黄凯凯博士主持,南昌大学相关专业师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图片1_副本.png

读书会开始,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即被认为看似“一盘散沙的古代中国如何成为一个中国?针对这个问题,李老师介绍了一些学者的观点。例如:萧公权先生认为帝国通过基层行政体系的制度对乡村居民进行控制;张仲礼先生认为通过和官员平起平坐的士绅操纵地方的大量事物来连接国家与社会;而费孝通先生则认为乡土社会不是人治,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图片2_副本.png

随后,李老师以“14—16世纪山阜聚落的形成”的相关史料记载为例,对桑园围地区从宗教到宗族的演变展开讲述。例如:嘉庆《龙山乡志》记载:考宋元以前,山外皆海,潦水岁为患,民依高阜而居,而居未盛也。此后由于盗乱的原因,“遂有卜居之意”,但此时“高阜”之地,多被僧人道士占据,“番禺以南,海浩无涯,岛屿周潭,不可胜记,其为仙佛所宫者,时时有焉”。因此,当地百姓只能租佃佛寺道观的土地。日久天长,佛寺道观与山上耕农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1449年,“水上人黄萧养之乱”爆发后,寺观耕农借平定“黄萧养之乱”获得国家认可,推行里甲制,获得了户籍身份。景泰二年(1451年),顺德立县,县治在大良镇,此后山阜宗族逐渐形成。李老师还对17世纪山阜宗族的低地开发和18世纪低岗宗族与涌—窦水利联盟的形成也进行了论述

图片3_副本.png

最后,李老师对此次学术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随着明清之交的历史机遇,山阜宗族的佃农翻身做了主人,在翻身做主人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地方官府对该地区税粮的重视,开始参与到当地的水利治理和水利建设,尤其是促成桑园围的合围;合围再次改变了地方资源配置和聚落整合方式,围内主要发展成为桑基鱼塘区,并通过河涌和围基的“窦”紧密联系在一起;围基上的人群则主要围绕基主业户制度所提供的福利,开发沙田,提供中转业务和发展运输业,逐渐形成集市,并通过“窦”参与到围内产业的利益分配体系中去。

学术讲座结束前,李老师热情地与广大师生进 行学术交流,解答师生的提问,广大师生都从中获益良多。

撰稿:杨晓鹏

摄影:李虎威

编辑:上官仁珍



 
 
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894 传真:0791-83969894
E-mail:gjgrw@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