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新闻动态 - 驻访教授读书会--冯筱才:历史访谈与个人回忆资料的运用
驻访教授读书会--冯筱才:历史访谈与个人回忆资料的运用
作者: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1-12-27 10:02:28

2021年12月14日晚19:00,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2021第一期驻访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冯筱才教授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人文楼A255开展了题为《历史访谈与个人回忆资料的运用》的专题读书会,读书会由历史学系副主任刘杰副教授主持,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等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读书会。

图片1_副本.png

读书会伊始,冯教授提出“为什么要做历史访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对其原因作了三种解释,首先进行历史访谈是一种知识的需求,是了解过去的重要渠道,再者是历史访谈作为一种时间隧道,是进入过去世界的重要方法。最后是研究的需求,以此作为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之处。冯教授给历史访谈下了一个精准的定义,历史访谈即一种规范的历史信息收集与研究方法,其中历史信息是有关个人的、家庭的、日常的、社会化的、事件的,文字史料之外的信息、应留传后世的亲历者记忆、专业介入的意义。

图片2_副本.png

冯教授在做完这些阐释后,开始分析可能被受访人的经历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时代特点可能是政治运动、泛政治化、身份标签化、心理创伤、资源短缺、命运跌宕等等,受访者有不同代际的特点、价值观差异、不同常人的亲身经历。冯教授以此引申出历史访谈的五个意义,第一点是可以突破文字资料的建构迷障,理清史料中“概念”与“因果”;第二点是可以意识到文字史料信息记录的选择性,可以感知到文字资料对日常民众,尤其是基层实践过程的忽略,以此作为历史研究的补充资料;第三点是可以了解到信息黑洞的存在,对过去时代有多少东西记录下来保持疑问与探索;第四点是可辅助理解文字史料难以解读的部分,通过访谈进入过去的时代,弄清信息生产之背后机制、“再结构化”成为可能;第五点是对史实重建的必然步骤,对于研究者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图片3_副本.png

  冯教授在阐释完历史访谈的理论问题后,紧接着开始介绍历史访谈的原则及方法论问题。首先是访谈工作的原则问题,切忌口述采访不等于信息汲取,而是一种情感交流与信息流通;访谈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要注意议题的选择,深度的把握,广度的展开,细节的注意;然后是进行历史访谈的方法论问题,应当要做好如下准备:访前人物背景资料调查、时代与制度的了解、机构及其人际网络分析根据可能知道的事件去判断受访人究竟知道什么;在访谈的过程中要慎用,少用概念与名词,尽量使用受访人说熟悉的语言词汇;最后要注意受访人自己的“合理性表述”或“合法性建构”尊重理解基础上的记录、谨慎运用、注意情绪主客体之间的转移,理清信息重复陈述与变轨时机。随后冯教授总结出访谈工作的五个步骤,分别是熟悉背景资料、如何寻找受访人、拟定问题清单和采访大纲、实际访谈过程的交流、访谈录音整理

图片4_副本.png

在介绍完历史访谈工作后,读书会来到第二部分——历史研究如何运用个人回忆史料。冯教授提醒大家,使用个人回忆史料时要注意的一些原则问题,首先要尊重回忆者的“历史建构”的正当性、合法性与安全性。然后要弄清个人回忆可能造成的影响的要素比如时代环境、利害关系、个人诉求等。再者要通过个人叙述中发掘重要历史信息,如名词、人事、制度与有价值的细节。最后是要注意回忆表述中的“硬信息”与“软信息”并注意各种个人回忆材料的异同。冯教授为了加深与会的各位师生的理解,用他的第一篇论文《不抵抗主义再探》实例来举证、发掘回忆录中的可靠与不可靠的叙述对正式发表的个人回忆的利用上,冯教授以“文史资料”的介绍为例根据冯教授的溯源,文史资料的出版跟毛主席与周总理重视文史资料的流传需要有密切关系,同时介绍了政协文史机构的演化来提醒大家发掘重要历史信息。冯教授对此提出了我们要弄清发表背景、研究作者经历关系、了解文稿形成过程的三个文史资料运用的要点。冯教授又引用了张丕声的《三年内战中徐州战场见闻》、庄祖方的《马家洲集中营罪行纪略》、赵秉钰的《一个侍卫官的经历》、晓林的《鄱阳县周、姜两派竞选内幕》等回忆录来补充宏观历史叙述之不足。

图片5_副本.png

在报告会的尾声冯教授对个人回忆材料的使用与看法进行了总结,冯教授认为任何关于历史的个人叙述都有其史料价值,是值得全力抢救的,对待个人回忆史料,不要过度纠结其真实性,要承认史料信息的建构性与相对性的;在如何研读个人回忆材料上,冯教授提出要抓住材料中出现的名词、制度、人事及历史具体经过细节;在回忆材料的使用上,单纯利用回忆材料,是很难进行深入规范的历史研究,而是要与其他史料结合起来,尤其是要与“数据发掘”及“E考据”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冯教授又带领广大师生回顾了关于史料的三个看法:分别是平等性、建构性、线索性。

在读书会结束前,冯教授还热情解答了师生的提问,广大师生都从中获益匪浅。

图文:刘翔运

编辑:上官仁珍



 
 
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894 传真:0791-83969894
E-mail:gjgrw@n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