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新闻动态 - 霁光讲坛第17讲--吉奥格·诺瑟夫教授:哲学与大脑:我们是否需要一个非还原性的神经哲学? |
霁光讲坛第17讲--吉奥格·诺瑟夫教授:哲学与大脑:我们是否需要一个非还原性的神经哲学? |
作者: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11-25 03:20:00 |
2019年11月19日下午2点,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心灵、脑影像与神经伦理学研究所主任吉奥格·诺瑟夫(Georg Northoff)教授应邀在南昌大学人文楼学生活动中心B230-3作了一场题为“哲学与大脑:我们是否需要一个非还原性的神经哲学?”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哲学系陈向群老师主持和翻译,学校不同专业的师生认真聆听了此次讲座。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哲学是逻辑和思辨的,神经科学是观察和经验的,两者似乎是没有任何交集的平行关系。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讲座开始,诺瑟夫教授首先就神经科学的概念作了全新的诠释,在他看来,神经科学是多个学科概念的混合,而不是单纯的观察和经验,它与神学、伦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都有关系。诺瑟夫教授认为,神经科学和哲学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一方面,神经科学并非单纯的观察和实验,神经科学研究的概念合理性需要哲学来验证。与之对应的,哲学也并非单纯的思辨和逻辑,它也需要神经科学的事实证其概念是否合理。这样,神经科学和哲学在概念上就实现了关联,他将其区分为还原性的神经哲学和非还原性的神经哲学。但诺瑟夫认为,只有非还原性的神经哲学才能解答我们的心灵问题,为此,他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关系的世界—大脑关系理论(World-Brain Relationship),认为,我们的大脑与世界以时间和空间形式相互关联着,这是我们具有意识的关键,而一旦世界—大脑关系中断,意识便会消失。 讲座最后,诺瑟夫教授耐心回答了在座师生的问题,特别是,他从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为何世界—大脑关系的中断会导致意识的消失。例如,他指出,之所以一些抑郁症病人总是会感觉情绪失落、失眠,关键原因在于他们大脑内的认知时间慢于大脑外的物理时间,两个时间不协调。在座师生都表示受益匪浅,讲座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图文:上官仁珍 陈向群 编辑:上官仁珍 |
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894 传真:0791-83969894 E-mail:gjgrw@nc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