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新闻动态 - 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第二届闽浙赣区域史研究工作坊之田野考察活动 |
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第二届闽浙赣区域史研究工作坊之田野考察活动 |
作者:lqx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09-09 08:58:56 |
2018年7月23-25日,由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浙江大学历史系、中山大学历史系、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等共同参与的第二届闽浙赣区域史研究工作坊田野考察在江西鄱阳湖进行。来自以上全国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在校博士生、硕士生共30余人参加。
7月23日上午,田野工作坊考察团抵达余干县康山忠臣庙,对康山忠臣庙始建年代以及所建目的进行了学术考察。忠臣庙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后又经多次重修,民国年间的重修活动记录在周作霖《修忠臣庙碑记》一文中。下午,考察团抵达鄱阳县莲湖乡朱家村,对朱家村的祠堂、宝珍山庙以及朱家的忠臣庙进行学术考察。学者们在考察的同时,注重以访问的方式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对庙宇的管理者、庙会情景进行了详细的询问。晚上,参加本次田野工作坊的专家学者从区域史出发,以鄱阳湖作为田野考察与讨论的区域,探讨地方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讨论中刘永华教授表示先阅读材料,带着认知进入田野,并强调要通过访谈最终在田野与文献之中产生对话。冯筱才教授提出如何将故事列入学术的脉络之中。张侃教授提出文书在何种条件下产生的问题,强调要追究世系中记载的人物背后的故事。杜正贞副教授强调了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提出如何建立对一个地方的大概猜测。黄志繁教授强调在田野考察过程要有大格局,关注地理环境与百姓生计,而不是对文字细节的琢磨。
7月24日上午,考察团抵达鄱阳县银宝湖乡鉴玉村,在银宝湖乡政府的支持下,考察学者对鉴玉村文化活动中心、于氏宗祠以及大神庙进行了学术考察,对于氏来历以及族群关系有所了解。期间,喜获于氏族谱。下午,考察团抵达多宝乡老爷庙进行学术考察,老爷庙中供奉的是元将军神像,还有一只背驮大石碑的巨鼋。传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朱元璋遇难,忽有一只巨鼋游来搭救朱元璋渡湖。朱元璋夺得天下后,不忘旧恩,封巨鼋为“元将军”,在湖边建“定江王庙”。湖上是一个三角水域,左通吴城,右接星子,上连都昌,称为“东方百慕大”,因而使得人们更加信奉。在与当地居民交谈中,获得一手材料。返回途中,参加本次田野工作坊的专家学者以宗族村作为田野考察与讨论的对象,探讨异姓人在村子中地位以及生计生存,并强调追究世系中记载的人物背后的故事。
7月25日上午,考察团抵达都昌县苏山乡鹤舍村,通过考察得知鹤舍村为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袁姓聚居村。清代袁氏是当地有名的进士之家、经商大族,曾出举人袁成壁以及杰出瓷商袁蕃杰。引起学者们注意的是鹤舍村的建筑,建筑群整体坐东北朝西南,以祠堂为中心,呈曲尺型,整体围绕建筑群前方的一方池塘而建。清初建有一栋四合院式的学舍,取名为“浣香斋”,今已改造成教学大楼,但“浣香斋”石碑犹存。学者们在考察村落建筑的同时,喜获袁氏宗谱,其中记载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坟地、草场争端之事,可谓收获颇丰。
本次田野考察成功而圆满,不仅使不同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相互碰撞、相互借鉴,而且为地方社会研究带来新思考。
编辑:秋果香香 撰稿:张蔷 照片:秋果香香 |
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894 传真:0791-83969894 E-mail:gjgrw@nc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