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访教授--冯筱才教授开展学术讲座与读书会安排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04
一、学术讲座
1、第一讲:
题目:身体之外:新生活运动在浙江
时间:2021年11月 9日晚上7:00
地点:人文楼A255
2、第二讲:
题目:"弹棉花":集体化时代的非正规经济
时间:2021年12月21日晚上7:00
地点:人文楼A255
二、史料分析工作坊或读书会:
1、第一场:
题目:概念、制度与逻辑:档案史料的分析法
时间:2021年11月16日晚上7:00
地点:人文楼A255
2、第二场:
题目: 报纸史料的性质与分析:以《江西民国日报》为例
时间:2021年12月7日 晚上7:00
地点:人文楼A255
3、第三场:
题目:《熊式辉日记》之解读
时间:2021年12月 10日 晚上7:00
地点:人文楼A255
4、第四场:
题目:历史访谈与个人回忆资料的运用
时间:2021年12月14日晚上7:00
地点:人文楼A255
参考书目:
深町英夫:《教养身体的政治:中国国民党的新生活运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
黄金麟:《丑怪的装扮:新生活运动的政略分析》。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30期,1998年6月
刘文楠:《规训日常生活:新生活运动与现代国家的治理》,《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冯筱才:《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三年中共自由市场政策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2期
冯筱才:《“社会主义”的边缘人:1956 年前后的小商小贩改造问题》,《中国当代史研究》,第三辑,九州出版社,2011年
娜塔莉·戴维斯:《档案中的虚构:16世纪法国的赦罪故事及故事的讲述者》,北京大学 出版社,2015年
王汎森:《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罗志田:《非碎无以立通:简论以碎片为基础的史学》,《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
冯筱才:《名实、政治与人事:关于民初上海商人团体史研究的几点思考》,《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冯筱才:《“科学家的悲剧”:周行功故事的生产、传播与记忆》,《文化研究》2013年第3期
冯筱才:《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
主讲人简介:
冯筱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曾担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入选上海浦江人才计划。哈佛燕京学社2009-2010年度访问学者。博士学位论文《变革社会中的商人与政治:以江浙地区为例(1911-1927)》曾获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研究方向从晚清到当代的中国历史,侧重于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出版有《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1924-1930)》、《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等学术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