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新闻动态 - 霁光讲坛第29讲--王瑞来研究员:宋元变革视域下的江南儒学
霁光讲坛第29讲--王瑞来研究员:宋元变革视域下的江南儒学
作者: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20-12-31 10:48:00

    20201230日晚,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王瑞来研究员应邀在腾讯会议上进行了《宋元变革视域下的江南儒学》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为“霁光讲坛”第29讲。讲座由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邹锦良教授主持,来自国内外相关专业师生200余人通过网络聆听了此次讲座。

图片1_副本.png

    讲座开始,王老师提出讲座问题“宋元变革的江南儒学,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经历了江山鼎革,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这一思路出发,王老师首先对儒学历代演变、南宋江南儒学、江南地域进行了回顾与解说。他认为,在南宋回归南朝的历史变革时期,传承道统的理学以道学的名目转身亮相,虽然未能向北方发展,但江南儒学向南宋全域弥漫扩散并成为了社会转型的精神引导。图片2_副本.png

    随后,王老师对江南儒学在南宋的极致转型进行了阐释,并以罗茂良、罗大经、周必大、朱熹等人为个案探析士人精英群体在地域社会的实践情况。他认为,正是由于庆元党禁的压制、庞大士人群体滞留基层、印刷技术的推广等多因素影响下,以江南儒学为主导的士人群体作出了适合生存环境的自然调整,将眼光投向基层并放下身段致力于以道化俗,积极参与地域社会的各种精神建构,而这一实践方式让儒家文化不仅存在于庙堂,更深寓于民间,成为了超越了王朝延续的存在。

    其后,王老师将视角投向元朝时期江南儒学的嬗变与定型,并以黄公望、陈栎、邱葵等人为个例分析了士人群体在元代科举停废时期的命途选择,并以国家提倡、士人实践、书院建立为线索对科举废而学校兴、科举废而学问兴以及朱子学成为元代官学的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王老师回到对讲座议题的思考。他认为,宋元变革视域下江南儒学文化下移的极致转型,是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多因素促成的,而元朝大一统疆界的确立致使以朱子学为主的江南儒学开始驰骋于南北最终统合定尊覆盖全域。

图片3_副本.png

    最后,王老师以宏阔式的历史视野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行了辨理溯源与总体把握。他认为,在政治钳制强烈的传统社会,文化总是在乱世之中开出璀璨之花,并表示“中国文化造极始于赵宋,盛于蒙元”。

讲座结束前,王老师还热情地解答了师生的提问,广大师生都从中获益匪浅。

图片4_副本.png

编辑:上官仁珍

图文:刘翔运


 
 
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人文楼 邮编:330031
电话:0791-83969894 传真:0791-83969894
E-mail:gjgrw@ncu.edu.cn